首页 逻辑美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逻辑美学_分节阅读_26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里奥:“?”

“你笑的太大声了季皓川QAQ!”

作者有话要说:

钟老师:打个字还要语音播报?我都听见了

第99章

阿尔尼迈有两大圣山,大的那座是乞力马扎罗的拜把兄弟,小的那座是弟弟。

他们在绝大多数方面都一脉相承,高海拔、终年覆雪、多温度带,但他们并不如乞力马扎罗出名,因为乞力马扎罗是地地道道的“赤道雪山”。

位于赤道上的雪山,首先名头就很亮眼。

再者阿尔尼迈的大圣山和小圣山孕育在一大片连绵蜿蜒的山脉间,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周围却是一大片平坦的草原,位于东非大裂谷以南的位置,人们自然会对这座拔地而起、将近六千米的雪山赋予更多神话色彩,说雪山上那些雪是众神为了保护当地居民,召唤来封住恶魔点燃的焰口——乞力马扎罗除了是一座雪山,还是一座活火山。

在理论里,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摄氏度。

乞力马扎罗将近六千米的海拔,就是在赤道也必然得下雪,只是时至今日,那里已经没有多少雪了。

有专家预测乞力马扎罗的雪将在二十年内完全融化,但融化原因有待考量,有说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也有说乞力马扎罗是在为下一次火山喷发做准备,还有人说二者兼备。

只不过结论都是现在再不去,晚几年,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在这方面上,阿尔尼迈的两座圣山情况和它很相似。

唯一一点不同,是乞力马扎罗地形简单,相比起来,攀登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和体力,只需要攀登者的意志和御寒的棉衣就能登顶,从上山到下山,有人曾创下过十七点五小时的攀登纪录。

但阿尔尼迈的大圣山还是处女峰,不如乞力马扎罗非洲第一高峰的海拔,只有五千米出头,卫星拍摄出来的雪景极美,却让无数人折服在他险峻冷冽的曲折下,攀爬难度极大,就更别提还要扛拍摄器材了,任何保护措施都是空谈。

地理位置和山体结构就决定了这里雪崩频发,完全不适合商业运作的喜马拉雅式登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