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大水時,班賀親眼見到沃土盡歸富戶世家大族,農人失去田地所有權,下場或是被僱傭,或是流離失所,生殺握在富戶手中。
又因種種,富戶可以免除稅收。土地、農戶、稅收,都被他們把握。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百姓,到底是活在自己的國土,還是活在誰的土地上?
機械推行下去,的確可以節省人力畜力。但你以為看到的會是,農戶省心省力的同時增加田地收成,實際上看到的,只會是富戶收攏更多的土地。
而生存於這片土地上的農戶被機械取代,連成為佃農的資格都沒有,淪為被驅逐的流民。
若是不能早日理清田地問題,皇帝做得再多也是徒勞,百姓根本無法受益。
「要使國富,就要先使民富。百姓不能被掌權者眷顧,陛下要推行的措施,將會變為單純的沉重徭役,解決民生是重中之重。」
班賀提出這個意見,並不只是為了百姓,也是為軌車修建鋪路。
土地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軌車鋪設需要占用土地,即便班賀做好了規劃,任務下達到地方,能否實施還是是兩碼事。
朝廷設施要從自家地頭過,沒有合適的補償,誰會願意?世家大族更是不情願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與其到時候在這件事上扯皮,不如先大刀闊斧整頓了,留出餘地來。
當然,這只是班賀淺薄的想法,需要皇帝的信任與多方的配合。
將心中所想一一陳述,班賀垂首等待皇帝慢慢考慮,結果如何,他都能坦然接受。
趙懷熠靜默片刻,忽然道:「班侍郎所說的,朕已經知道了,容朕再考量。你先退下吧。」
「是,太后,陛下,臣先告退。」班賀留下奏疏,行禮後退出殿外,離開皇宮。
皇帝與太后坐在殿內,屏退旁人,開口問道:「太后認為,班侍郎如何?」
華清夷看著那兩份奏疏,嘆道:「倒是個有才之人。最重要的是,他心懷百姓,一心為國效力,雖是工匠出身,見地卻不俗。」
見母親看得認真,趙懷熠心裡有了幾分底氣,繼續道:「兒子也認為班侍郎這兩封奏疏所寫的內容十分有用,若真能實施,使天下百姓得利,也是兗朝之福。」
華清夷笑著道:「天下最大的福澤,是皇帝心繫萬民。我兒能成萬民稱頌的好皇帝,列祖列宗如何不能含笑?到時我見先帝於地下,也能與有榮焉。」
母親的稱讚趙懷熠笑笑不置可否,說道:「太后向來聰慧明理,既然太后也覺得是件好事,那兒子也不必再多考慮了。」
不知多少日子,母子二人沒有這樣親密和諧共處過了,華清夷心中喜悅之餘,也有些疑惑:「皇帝從未與我一同商議過政事,怎麼今日有了這份興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笔趣马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