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霧雨春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頓飯,讓銀竹對沈月敞開了點,兩人的關係在極度的張力下反彈,重新拉近了距離。

沈月有散步的習慣,兩人忙完工作,就會一起出門散步。從華燈初上,走到笙歌散盡,流連街頭不忍回去。

在這件事上,兩人有著同樣的默契。離開別枝公館,她們就不再是同事,只是朋友。

待在彼此身邊的時候,她們可以忘卻所有人,以及所有的社會關係,包括銀竹的女朋友。

曖昧在春夜裡發酵,纏綿悱惻,動人心扉。可人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中的,因此在某一個夜裡,於車水馬龍的街頭,在海棠花樹下,銀竹主動提起了這件事。

她說:「沈老師,我覺得我們現在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沈月站在綠化帶的石磚上,低頭望著她:「是不太好,要不明天的話,就不出來了。」

「嗯,好。」

第二天,兩人默契地再一次中斷彼此的牽連。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劇本的第三輪審核開始,兩人帶著團隊,陪著一群資方,在辦公室里開會,爭吵的主要內容是男女主究竟選誰。

和大眾以為的電影選題場景不同,如今的電影市場早早就被商業資本裹挾。什麼藝術理想,人文關懷,在金錢面前不值得一提。

很多幕後大佬投資一部電影,就是在投資一個項目,能不能掙錢,能掙多少錢,才是唯一標準。為什麼好萊塢大片在此之前層出不窮呢?因為他們用票房實踐了,一個通俗又套路的劇本,也是可以賣出好價格的。

市場不需要會講故事的編劇,市場只需要一場能讓人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

所以每當這種時候,創作班底就成為了檢驗市場的指南。首先能扛票房的男女主,再是能拍好鏡頭的導演,最後才是編劇。

每次開會,編劇都是最底層的。

一輪爭吵過後,各方資本博弈,又將劇本挑挑撿撿,改了個稀巴爛。

散會之後,送走各位大佬,老闆拍了拍沈月的肩膀,鼓勵了一句:「辛苦了,等你的本好了,咱們也該下鍋了。」

沈月笑笑,眼眸沉靜:「份內事,客氣。」

回去的路上,沈月和銀竹打了一輛計程車。兩人都很倦怠,但沈月還是打開了平板,趁著靈感沒跑,做了一些速記。

銀竹見狀嘆了一口氣:「沈老師真的很愛工作,剛才在辦公室對方說得那麼難聽,你都不生氣的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