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農場TOP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卿孟祝接過卿俞凱倒的茶喝了一口:「原本那個租戶為什麼不續了,俞凱你知道嗎?我問,他家就說要回老家。」

卿俞凱:「就是回老家,我聽說你家原本那個租戶的老家也發展起來了,加上種地種熟了,可能就想回家創業去了。」

卿孟祝點點頭,他之前擔心是不是田有問題,租戶才不續租。

兩人聊了一會,卿俞凱問卿孟祝的意思,要不要將田租給大胖叔家?

卿孟祝說道:「我還沒考慮好。我剛辭職,接下來沒想好要做什麼,正在考慮要不要將田收回來自己種。」

卿俞凱:「自己種也不錯,在家待著總比出去外面打工要好。現在種植都很科學了,鎮上就好幾家農機服務行,耕地播種收割都能租農機,收了稻米蔬菜,也能直接通過我們的社區農業或者商超賣出去,不愁銷路了。」

卿孟祝笑笑:「我們現在直接和賣家對接了啊?」

卿俞凱:「是啊,政府牽頭的,保護農戶,也保護市民,支持地區農業。你要是感興趣,我跟你詳細說說。」

卿孟祝連忙點頭:「俞凱你說!」

卿俞凱聞言便拿出文件,跟卿孟祝說了一下他們村合作的商超和社區支持農業機構。

商超的名字叫「鴻達」,是本地的大型連鎖商超。社區支持農業的名字則叫「利眾社聯」,也是本地比較老牌的機構。

和商超合作的自由度大一些,可以等農產品收穫了,再聯繫對方看對方要不要,價格也不錯。

和社區支持農業合作的自由度相對較小,需要根據對方的需要種植不同品種的蔬菜和農作物,對農藥化肥等的使用也有要求,好處是對方會包圓,可以保障農戶的基本收入。

卿俞凱介紹完,說道:「我給你找點資料,你回去考慮一下。現在村裡的農業發展得不錯,像你家這十幾畝地,只要按照指導,畝淨利潤每年基本能達到六千以上。」

卿孟祝在心裡換算了一下,這樣的話,年利潤差不多能到十萬了,他出去工作,稅後收入其實也就這麼多。

不一樣的是,出去工作的心理壓力比較大,從事農業則比較辛苦。

現在他綁定了星際商城,從事農業興許又會有不一樣的機遇。

卿孟祝說要回家考慮一下,卿俞凱叮囑他抓緊時間,春耕已經開始了,現在不將地租出去,今年就不太好租了。

卿孟祝嘴上應下了,心裡其實清楚,他本人還是傾向從事農業。

地租每畝才三百八一年,就算耽誤兩年,也不過損失幾千塊錢。

現在好歹有個星際商城,闖一闖,說不定能闖出一番事業。

他之前從事的行業,天花板那麼低,他又不是什麼藝術天賦很強的人,再拼下去,估計也沒什麼前途。

卿孟祝在回家的路上基本就想清楚了,眼看要到家裡,他繞出來,去地里走了一圈。

他家的十三畝三分地經過多年的調換協調,現在全在一塊,就在村子的東頭,就靠著大河,兩座山頭和兩個大池塘也在附近。

這麼好的地,拿來種植,收穫應該不錯。

回到家,卿孟祝將昨天抽到的蓮子找出來,留了二十顆以作備用外,他將小刀消毒後,小心在蓮子帶洞那一頭開了口子,而後放到洗乾淨的大洗衣盆里泡著,放到陽光下暴曬催芽。

他小時候看外婆外公他們種過蓮花,這玩意兒,他熟。

連續兩天,卿孟祝都在查資料,為種蓮做準備。

星期六晚上,趙和曦在微信上聯繫他:【明天有空不?放假過來找你玩。】

卿孟祝:【來!我給你發個定位,你開車來,請你吃飯。】

趙和曦發了個呲牙笑的表情:【等我,我明天早上十點多應該能到。】

聊完天,卿孟祝的心情了許多,還特地在村裡的微信群找了一戶養跑山雞的人家,私聊人買了只雞,準備招待趙和曦。

卿孟祝和趙和曦多年老友,趙和曦卻從沒來過平口村。

現在開車過來,趙和曦一下車就對卿孟祝說道:「你們這環境真不錯,跟景區也差不了多少了。」

卿孟祝:「村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