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農場TOP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僅公司,農莊,那邊也很忙,周晏又招了一批人,還找了師弟過來當助手,說要是再不招人,他得零零七了。

農莊的營業額擺在那裡,卿孟祝和明春晰都沒意見,全權交給周晏管理。

就在卿孟祝忙碌的時候,顧本樹將蚯蚓的檢測結果發了過來,說發現的蚯蚓果然是新品種蚯蚓。

此外,團蕓薹和泥土的檢測結果也出來了。

團蕓薹富集了許多金屬,泥土裡殘餘的有毒有害物質卻很少。

顧本樹那邊建議種第二茬團蕓薹,看看新一批的團蕓薹的表現,要是有新成果,這說明這是一種成功的新植物,可以往市場推廣。

同時,顧本樹還在研究蚯蚓和弒蟲桿菌,他和黎跋都不太擅長土壤方面的內容,建議卿孟祝再招人。

卿孟祝聽從建議,決定招一位土壤學方面的專家。

很快,黎跋推薦的一位專家過來公司任職,專門組了一隊人馬研究土壤。

推薦過來的那位專家是位女性,在國內的相關領域有點名氣,在高校留任多年,最近辭職出來。

原本她不會到祝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小公司來,是看了他們的論文,又打聽了一下,很看好他們的前景才果斷跑過來。

卿孟祝對這位專家很重視,和她聊了幾次,感覺她確實淵博又踏實,便想將團蕓薹這塊的事情交給她來弄。

新官上任的柯姝雯第一個建議就是:「我們之前跟藤城的一家化工廠有接觸,他們的廠子要搬遷,相關部門責令他們將廠址的土壤和水源治理好,我們可以接這個項目。」

卿孟祝對這行完全不熟:「化工廠?那他們的污染應該挺嚴重,我們的團蕓薹種植才剛剛起步,估計很難處理這種大型項目。」

柯姝雯:「對,他們那個項目又難又複雜,正因為這樣,根本找不到人來接。團蕓薹的數據我看了,我很看好它,用它來治理普通的土壤太浪費了,我覺得它可以試一試化工廠那個項目。」

卿孟祝看著面前的柯姝雯,看她眼裡全是光:「化工廠那個項目安全嗎?別我們的人過去,最終出什麼事。」

柯姝雯保證:「我會全程在第一線,不會亂來。」

卿孟祝沒預料到這位女專家會最有衝勁,他自己都有點小農思想,只想著慢慢來,沒想著一步就衝到陌生的領域大幹一場。

想了想,卿孟祝說道:「我們的團蕓薹一共也沒多少種子,我還是傾向於接一個小項目。」

柯姝雯則堅持:「我跟化工廠那邊的負責人聊過了,可以分區域承包治理他們的土壤,而且他們不要什麼違約金,就算治理得不好,我們這邊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相反,這是一個挺好的練手機會。」

卿孟祝還在猶豫,柯姝雯又道:「我已經看過公司的土壤資料了,我們公司的土壤都很不錯,完全用不著治理,起碼用不著專門進行專項治理。」

頓了頓,柯姝雯認真地說道:「我認為培育團蕓薹改善我們的土壤質量,不如直接把它培育成一種能治理污染的特殊植物,到時候我們把它推廣出去,無論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價值,都比單純改善土壤高得多。」

柯姝雯的口才很好,提出的建議也完全為了公司。

卿孟祝最終拍板:「你先把資料給我,我親自去化工廠那邊看看。」

卿孟祝一直很謹慎,柯姝雯也不意外,很快就把他想要的資料送過來了。

除此之外,柯姝雯還貼心地準備了很多參考資料。

卿孟祝讓明春晰幫他交叉驗證過,柯姝雯給的資料確實是業內經常引用,並且經過了驗證的資料。

有人為了達到目的,會專門搜羅一些比較偏的資料論證自己的論點,柯姝雯明顯不是那樣的人。

明春晰和他一起看資料:「新來的柯女士比較注重團蕓薹的科研價值。」

卿孟祝:「我知道,要不然這位有點名氣的青年大佬不會來我們公司。我只是之前沒想過把團蕓薹正兒八經地用到土壤修復上面去,我更多地是想用來提升土壤的質量。」

他最初種團蕓薹,就是想把它當低配版的地力恢復劑來用,是為了種植服務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