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問有經驗的老農,老農們則說,稻子硬了,用牙齒咬起來的狀態是嘎嘣脆的時候就可以割,黃一點割跟青一點割都行,不影響產量。
不過,最好不要等稻子黃透了才割,稻子黃透了,就意味著稻子徹底熟了,稻粒會自然脫落,到時候落到田裡去,損失可就大了。
於是,過完中秋節,吃完月餅後,卿孟祝挑了個黃道吉日,帶著人一起下田割稻穀。
他們割稻穀貼著稻茬割,割完稻穀再捆起來,送到田邊的柴油打穀機去,將上面的稻粒敲打下來,然後再拿去進一步處理。
卿孟祝割的時候數了一下,他們家稻穗上的穀粒數量基本都有一百八十粒以上。
像他們這個品種的稻穀,稻穗上的穀粒數量在一百三到一百八粒這個區間比較常見,他們家稻穗上的穀粒那麼多,已經算得上豐收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家的穀粒又大又圓,重量差不多是普通稻粒的兩倍。
這麼大粒,又這麼重,五畝地的收成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卿孟祝對水稻很重視,特地讓顧本樹他們過來,將這些數據一一記錄下來,留待明年參考。
割稻穀的時候,整片稻田上空都是清香的稻草味,不過,人站在稻田裡並不舒服,因為稻芒會扎得人發癢。
卿孟祝很久沒幹農活幹得這麼痛苦了,他痛並快樂地體驗著豐收,和員工們一起,彎了無數次腰,才把五畝地的稻穀收好。
他們人多,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把稻穀搶收完了。
簡單清理完稻穀裡面的雜物之後,他們在地頭稱量這一次的收成。
顧本樹親自站在秤旁邊記錄數據:「這裡總共有六千一百五十斤穀子,平均一畝地是一千二百三十斤。」
卿孟祝熱得噸噸灌水,喝完水才對顧本樹說道:「不錯了,我們的稻穀穀粒比較大,含水量比較低,能有這個數量,算豐收了。」
顧本樹:「對,水稻種的間距比較大,不過稻粒的重量又彌補了這種大間距帶來的損失。看來以後也可以試一下大間距種植,大間距確實能促進豐收。」
卿孟祝搖搖頭:「能不能促進暫時還不好說,我們這次用的肥料太多了,等過兩天我把種植成本發你們一份,供你們參考。」
顧本樹眼睛一亮:「那就太好了。」
卿孟祝原本想採用傳統的辦法,直接將稻穀放到太陽底下曬乾。
現在收了稻穀一看,要找一塊能曬六千多斤稻穀的地方實在太難了,曬的時候也容易被野鳥吃掉一部分,還不如直接找個工廠,將稻穀烘乾算了。
收稻穀太累了,卿孟祝將稻穀交給趙和曦去烘乾,特地叮囑,找貴一點的工廠烘乾也沒關係,就是要看著點,別讓工廠隱匿掉一部分稻穀。
趙和曦一口答應下來:「我知道的,我們還要看實驗數據嘛。我找個靠譜的工廠,等明天親自送過去,你放心好了。」
卿孟祝打了個哈欠:「行,交給你了,我現在是一點都不想動了。」
趙和曦拍拍他的肩膀:「你辛苦了。」
卿孟祝:「沒辦法,這是我家的稻穀嘛,等烘乾好了,我們碾點新米嘗嘗,到時候你們都來我家吃飯。」
趙和曦:「這批稻穀的稻粒這麼大,蒸出來的飯應該會像周哥說的,有葵花籽大吧?」
卿孟祝:「不知道,感覺有點難,葵花籽也太大了。」
卿孟祝跟趙和曦嘮嗑了兩句,揮揮手,過去田埂那邊。
明春晰正在田埂處等著他,手裡還拿了水。
卿孟祝剛剛才喝完一瓶水,現在已經不太想喝了,不過還是接過明春晰手裡的水喝了一口。
水一入口,他有點意外:「鮮竹瀝?」
明春晰摸摸他的額頭:「怕你中暑,特地拿的鮮竹瀝。你堅持親自收割稻穀,現在感覺怎麼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笔趣马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