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熬了很久,終於和姊姊說:「大姊,我有些悶得慌,想出去走走。你放心,我乘車出去,帶風帽,帶隨侍的人,不叫你擔心。」
鳳楊素知她不中繩墨的脾性,忖了忖才道:「如果是想買薑糖,我吩咐一聲容易得很,你萬萬不要跟姊姊客氣。如果,你真的是悶了……」
她有些像母親周蓼一樣,又無奈又莊重地說:「女兒家本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我也曉得你是個關不住的活潑性子,自然也攔不住你。京師基本還是安全的,但也不要疏忽大意。」
鳳棲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給大姊屈了屈膝:「還是大姊了解我……說實話,自從出了晉陽,看到了廣闊的天地,這顆心就越發悶不住了。在宅院裡呆著,想著外頭世界還是兵燹四起,實在是心慌得難受。雖不能至,好歹出了宅院的門,也略略鬆快些。」
鳳楊很理解她,微笑道:「去吧,我多派幾個人跟著你。若遇到什麼事,只管大聲嚷嚷,權知府尹還是挺負責的,巡城的廂軍不多會兒就能趕到。」
其時,雖講究女子不見外男的「淑德」,但小戶婦人和女孩出門做工其實仍很常見,大戶女子出門遊玩也很常見,不至於到出門便遭批判。
鳳棲坐一頂小轎,先在蜜餞鋪子買了幾包蜜餞,吃了點糖山楂和紫蘇梅,倒覺得餓了,於是又在一家幽靜酒樓要了一間齊楚閣兒,點了兩道精緻小菜,聽見外頭有賣唱的私窠子小娘子在「咿咿呀呀」地唱著新曲兒,大堂里的食客們談天說地兼議論國事鳳霈處政寬鬆,不大管百姓的言論。
兩道小菜吃得很落胃,吃完,恰好前頭小娘子的新曲兒也唱好了,正抱著琵琶起身行禮,希冀幾個唱曲的賞錢。
鳳棲起身打算回去,突然聽見一個食客在外面說:「聽說三大王在金陵登基了,前兩天河邊卸貨的船就是他送來汴梁的糧食。」
「是啊。原封的是吳王,金陵不是最近麼。送點糧食接濟弟弟,算是個好兄長。」
「誰說近啊遠啊的,你想想,如今咱們大梁可有兩位官家了!」
一位是靺鞨立的皇帝,一位是自說自話當的皇帝,若放在史書里,確實是挺可笑的一幕。
食客們也在拍大腿:「這可有趣了啊!」
「哪個更好呢?」
鳳棲不言聲,默默又坐了下去。
剛剛這一問就像打開了大傢伙兒的話匣子,反正晉王不怪罪百姓的言論,就瞎咧咧也沒事。
「我看九大王還不錯,雖然原來風評不大好,但總歸不任用章誼、關通那種混蛋王八,讓人還能活得下去吧。」
「但聽說吳王更仁厚,宋相公都樂意投奔了他!」
「不錯,肯往汴梁送糧,確實是仁厚的。」
「親兄弟,總不能眼見著吃不上飯!」
「那可不一定,親兄弟爭家產大打出手的還少了?吳王肯送糧,倒不愧是賢王。」
「但我聽我江南的行商朋友說,吳王徵稅可辣手得很。」唯有一人在反駁。
其他人說:「本來就無奸不商,征了他們的稅,當然要說三道四。咱們只看現在。」
「對,現在是吳王更仁義,吳王更好。」
「嗐,管他哪個更好!」終於有人制止他們多話,「哪個好你冊立哪個做官家?你誰呀!你靺鞨四太子啊?」
下頭哄堂大笑。
但緊跟著就很默契地靜默了一會兒,喝茶、喝酒、猜枚、猜拳的熱鬧響起來。
但這畢竟是茶餘飯後大家的大話題了,所以一會兒又開始討論:「三大王和九大王年歲都不小了,坐不了幾年位置,還得看儲君的能耐!宋相公是三朝元老,眼睛毒著呢!咱們那位廢太子又昏庸又好色,愛美人不愛江山的脾性老早就顯露出來了,無怪乎被廢呢。」
「可不,如今這局面,所有人肯定都指望著收復河北土地的,若是九大王攤上這樣一個儲君,國運危乎殆哉!」
「那麼,三大王家有幾個哥兒?」
「聽說也就一個。不過是個不近酒色、好讀書、禮賢下士的賢明人。」
「那至少還能再保國祚二十年。」
說說又嘆:「看著國運,亦是天命啊。先帝在時,生了二十幾個子女,十多個皇子;偏生到了這一代,不是沒的兒子,就是只有一個兒子,選都不好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笔趣马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