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駐守南臨的武官也沒有例外,為此,他特意繞來南臨,從距離南臨最近的州府駐軍調來了人。
從頭到尾,任何細節都被伯崇算計在其中,沒有絲毫遺漏。
進考場時,一切風平浪靜,出來時,依然平靜,但卻是塵埃落定的平靜。
前來的御史台主考官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由驚嘆。
難怪此子年紀輕輕就能得陛下賞識,其心智手腕,著實非同一般。簡直……讓人心生敬畏。
只可為友,不可為敵。
京都與南臨山高路遠,拖延易生變故,在查出事情之後,秘衛就當場取出了陛下早就準備好的密旨交於伯崇,顯然,那位遠在京都的陛下早有計劃。
密旨之中,陛下將這件事全權交於了伯崇,讓他徹查,有關之刃,一個都不能放過。
伯崇領命,開始忙碌起來。
提審,問詢,徹查,畫押,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個月,總算初步完成——
至於後續,則要回京,交由陛下定奪。
九月末,伯崇返京。
等他抵達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了。
這一路上遭遇的艱險刺殺不必多說,有鶯時在,一切都順利渡過。
陛下親派了身邊的內侍在城門外等待,見著伯崇之後,立即請他入宮。
伯崇早有預料,將手中的花盆交給添福,命他帶回去。
內侍不由多看一眼。
作為在陛下身邊伺候的近侍,關於那位桂木木靈的事情,他也是聽說過的……
鶯時回了周宅,再次紮根入土。
等到天黑,伯崇才總算回來。
剛剛經歷過一樁大案,眼看著隨著伯崇的歸來,要引起朝野動盪,但一人一妖誰也不在意,依舊自顧自的過著自己的日子,跟之前沒什麼區別。
不急不緩的,到了年節跟前,這一場由金礦引得的風波終於落幕。
皇二子周王,皇三女平寧公主牽涉其中,被陛下褫奪爵位,圈禁在府。
朝中自南臨府到京都,共幾十名大大小小的官員落馬,或是抄家處斬,或是流放千里,皆有處決。
處罰過後,就到了論賞的時候。
伯崇位居首功,除金銀財寶之外,連升三級為侍讀學士,正四品。兼戶部郎中,而且還是油水最豐厚的度支司,從五品。
翰林清貧,除卻能在天子面前行走之外,手中並無多少實權,便是掌院學士,也不過正三品。
這個旨意一出,朝中立即就明白,陛下大概是想提拔周伯崇,但他資歷終歸太淺,所以才有此旨意,看樣子,再過幾年,說不定就會將他調任到戶部去。
不少人心中有意見,度支司有權有勢,是一塊肥肉,還是這次因為金礦的事情才空下的,好些人都盯著,結果竟然落到了伯崇手裡。
可陛下有意,一眾人除卻拿他資歷太淺,入朝不過三載這句話說說外,也沒別的法子——
然後被陛下罵了一頓。
他要的官員,是能辦實事,且能把實事辦好的官員,只要有能力,他都能破格提拔。若論資歷,那沒能力的人在朝中待上個幾十年,就能委以重任了?
資歷,有能力,辦出實事的那叫資歷,不是當了多少年官,就叫資歷了。
此話一出,朝中還有幾個敢多嘴。
不過也看出來了,陛下既然不是為資歷考慮,這又是侍讀學士,又是侍郎,是還想留著周伯崇御前行走的能力。
如此榮寵,真是讓人羨慕。
如鶯時所願,伯崇穿上了紅色官服。
伯崇回家的時候,鶯時正在樹上坐著,他開口見笑著抬眼,就見鶯時正看著他,一雙眼微亮,上下打量。
「果然如我所想。」
他聽到鶯時說。
心中不由跳起,夜晚還未到來,伯崇已經開始期待了。
鶯時沒有等到夜晚。
她笑著落地,拉著伯崇的手邊朝著屋內走去。
伯崇心跳的更快,順從的跟了進去,不忘吩咐小廝都退出去。
是夜,下起了雪。
屋內春色融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笔趣马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