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应帝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莫寺丞。”亲王颔首算作回礼,视线避开乔氏所在方向。

“下官送辅国。”莫玉修伸手作请。亲王抬手,五指并拢掌心朝外,温和而无有商量余地:“寺丞留步。”

离开大理寺,亲王独自行在熙攘长街,不时与人撞肩而过,腔里一团从大理寺地狱里带出来的浊息愈发难捱,走着走着竟发起头昏恶心来。

“先生留步。”五六岁小童拦住去路,拉住亲王衣袖转身往前走,奶声奶气的:“先生也不传代步,如此慢吞吞穿街过市,待您行到地方,黄花菜都凉啦!”

亲王用力按按不停发涨的额角,也不怪责,温和回问小童,“你是谁家娃娃?”

“先生不管这个,”小童目标坚定,拨开人群往前钻,行出十几步远指着人群后的一辆寻常马车,“那是我家车,娘亲说要捎先生一程,那我就必须捎先生一程。”

亲王放下了疑虑,那是方才在大理寺外见过的乔家马车,这小童,竟然是乔氏之子。到马车前,亲王从路边买来串糖葫芦送给小童,在奶声奶气的道谢声中撑着膝盖蹲下身与小童平视,“你与我同乘?”

“是呀,娘亲让我捎先生一程,我去第一桥东买栗子,自然同行。”缺颗门牙的小童用力啃着冰糖葫芦的香甜糖衣,口水淌出嘴角。

亲王耐心给小孩擦去口水,抄着腋下将其抱上马车自己随后登上,马车缓缓前行,小孩坐在亲王身边晃着两只小脚认真啃糖葫芦,时而甜得眯起眼,时而酸得皱起眉,亲王看见了马车主人在车里留的便笺。

便笺上也没说什么,亲王看完顺手收进怀中。

“先生作何叹气?”天真稚嫩的小童眨巴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过来。

亲王拇指擦去小童沾在嘴角的糖渣,揽揽小童温和说:“先生也好久没有吃过栗子了,过会儿你买栗子,可否能分先生一颗?”

“可以呀,”小童用力从鼓鼓囊囊的怀里拽出两串钱,开开心心说:“娘亲多给有一串钱,买两袋栗子,先生也有一袋。”

收起钱,小童继续啃着糖葫芦,说:“我娘亲总说说,人要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

作者有话要说:

疫情之下,闲赋在家,焦困重重,由是更文,望客官不吝赐教

感谢世上还有写作。

鼓励留言评论哦

2、第二章

为满心相信自己的士子守灵两日夜,今晨又至大理寺地狱走一遭,亲王绕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这般折腾,告别小童从车上下来,亲王在少走的宫门外停步,至路边面摊要了碗热腾腾的阳春面。

宫城门外准百姓商贩摆面摊是为解决朝中大臣当差裹腹问题,高皇帝时留下的旧例,只是如今的阳春面已不是多年以前父亲和兄长带自己出来时吃的那个味道了,唯胜在热气腾腾不仅裹腹还能暖肺腑。

“老板,会账。”一碗面下肚,亲王热乎乎放下竹筷,温声唤面摊主人。

“得嘞,”四十来岁的摊主擦着手过来,“只一碗阳春面,收您一两银。”

一两银……亲王掏着荷包问:“一碗阳春面,是不是有些贵?”

“贵?”摊主拽拽衣裳上下打量亲王,见亲王衣着质地虽好却并不华贵,正巧这京城里最不缺宗亲贵人,不由轻慢许多,“在这大内进出的人,您舍不得这区区一两银子?”

亲王从荷包里翻翻捡捡找出一两碎银,抱起自己没吃完的大半袋糖炒栗子说:“以前不是十文钱一碗么,还是外加荷包蛋的。”

摊主短促笑了下,话语带上几分“你真没见过世面”的腔调,“那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啦!自打咱们从十二爷手里擎过这点物业,嘿,那面价最低就是阳春面,我瞅您不像是这宫里常来常往的官爷爷,恕小人多句嘴,您是来京的宗亲?”

深秋之后各地偶有入京拜天子的皇室宗亲,大部分则是进京来管朝廷要钱花的,这种贵人虽和皇族沾亲带故,有的甚至还姓穆,但他实际上连个寻常的五品京官都比不上。

比如去年冬天,亲王一位堂叔府上被户部和内务司恶意扣住份粮炭钱等例银,一家老小食不果腹,怎么办呢?最后还是求告到丞相府,给小丞相送足够好处,元氏这才从手指头缝里漏下点米粮,施舍野狗一样打发了德皇帝堂弟弟。

人人都知道皇族在这京城其实不算什么,京城里真正说话管用的是元氏。

亲王问:“十二爷是?”

摊主朝天一抱拳,自豪说:“正是老丞相膝下,元十二爷!”

亲王说:“老丞相不是只有小丞相一颗独苗?”

“十二爷是拜在老丞相膝下的干儿子,我们小丞相的干兄弟!你听说过京城最大的茶商吧?……”摊主挺直了胸脯,吧啦吧啦又说一堆拉关系贴金子的话,亲王抱着没吃完的糖炒栗子起身朝宫门去。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