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他小心眼,總想跟小蘇比,就想著弟妹你有事他能第一個衝上去,可有些事真不是我說他,小蘇有文化又經的多,你們大哥這二十多年,除了種菜上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其他的事還真得多學學……」
林初夏莞爾,秦漢的心思她能理解。
「大哥這會兒店裡沒事吧,如果沒事的話我想讓大哥陪我去市場一趟,我想給店裡買輛三輪摩托車,我看大哥對車上挺在行,讓他幫著看看。」
昨天發工資,她也盤了一下帳。
她這兩個店,每天的營收加起來都超過三百元,一個月利潤算下來就有五千多塊錢。
當然,這是競爭過食品廠那邊熟食的結果,她算著用不了多久,食品廠那邊肯定要有動作,到時候可能會對他們店有一定的衝擊。
不過任何情況都在她的預測範圍內,這個收入她完全可以給店裡增加配置,三輪摩托車就是一項。
有了三輪摩托車,增加配貨量,像養雞場那邊,這段時間侯小寶每天都要拉兩趟,有了三輪摩托一趟就可以了,而且還減少了路上的時間。
張桂蘭一聽這話眼前一亮,「你還別說,別看你大哥別
的本事沒有,倒是個車迷,當初隊裡的拖拉機他十幾歲就會開了,開的還比一般人穩當,去農機站看到站里的車,也必然跑上去跟人家嘮幾句,開不了摸幾把也得過個癮。」
「這個我知道,我聽說嫂子當初看上大哥,還是看他開拖拉機拉風帥氣。」
張桂蘭被弟妹調侃的老臉一紅,「嗨,你說這個幹什麼,」轉頭就去叫秦漢。
秦漢一聽店裡要買三輪摩托車,還讓他陪著一起去看車,頓時來了精神。
倆人也沒耽擱,收拾一下就出發了。
今年初剛開頭那會兒,國家頒布了《關於農民個人或聯戶購置機動機船和拖拉機經營運輸業的若干規定》,文件雖小,卻是明確了私人購置機動機的合法性。
只不過當前人們生活水平有限,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買輛自行車都要勒緊褲腰帶,機動車更是想都不敢想。
整個安城縣農機公司也只配了幾台拖拉機,他們要想買三輪摩托車得去市里。
到了市裡的農機公司,看到擺著的長江750三輪摩托車,秦漢眼睛都發光。
沒等工作人員介紹,他圍著三輪摩托車和林初夏說的頭頭是道,就連一旁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問他,是不是下邊農機公司的職工。
最後倆人挑選了一輛性能比較完美的。
1000塊錢,長江750正三輪,當場開票,當場給錢,當場提車。
這個年代路上車少,只要會操作,就能開著上路,幾乎沒人去查駕駛證。
來的時候林初夏還在琢磨,回去時他怎麼和秦漢解釋她會騎三輪摩托車這件事兒。
而且說起來上輩子她只騎過摩托車,開過汽車,三輪摩托車她都不確定能不能開。
結果秦漢捏著鑰匙,招呼林初夏上車坐好,直接發動了三輪摩托車,穩穩噹噹的上了路。
看他這興奮勁兒,林初夏都不忍心告訴他這輛三輪摩托車主要給侯小寶運送貨物用。
買完車已經正午,倆人沒著急回去,找了附近的國營飯店吃午飯。
點好飯等待的時候,秦漢又出了趟門,一會兒拿著一沓報紙回來,還有些不好意思的和林初夏解釋。
「當年家裡窮,我也不是讀書的料,讀到五年級就讀不下去了,不像老二,從小就是讀書的料,不管什麼內容,讓他看一遍就會,一年級上學後就因為看了我的書,上完一年級直接就上了四年級。」
林初夏來了興致,她還是頭一次聽秦陽小時候的事兒呢。
「後來呢?」
「後來?」秦漢撓了撓頭,「後來他年年考第一拿獎狀,然後去了鎮上的中學,再然後去了縣裡的高中,當時考大學,全縣也就那麼幾個考上的,要不說還得多讀書,」他嘆了口氣,「我現在後悔也沒用了,你嫂子說多讀書多看報就能增長眼界,這不我多買點報紙回去慢慢看。」
林初夏知道秦漢還在為前幾天的事兒愧疚,鼓勵道,「嫂子說的對,大哥你也是聰明人,剛才買三輪的時候,真是把我驚到了,沒想到大哥你懂那麼多,找你一起來真是找對人了。」
被弟妹這麼誇獎,秦漢更是不好意思,拿了一張報紙掩飾性的低頭看報。
林初夏看他模樣覺得好笑,有時候看秦漢和秦陽這兩兄弟真是挺相像的。
秦漢突然舉著一張報紙給林初夏,「弟妹,你看看這是不是說的老二他們單位?我記得他們單位就是這個名字,地點也是。」
第131章 感覺到一陣的心慌
林初夏接過報紙,確實報導的秦陽單位,他們單位在工程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這項技術是國內橋樑界的空白。
這篇報導篇幅很大,整個版面幾乎都在闡述這個事件,包括了一些突破過程中的細節,甚至還有一個專訪,被採訪人正是白孝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笔趣马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