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縣太爺與殺豬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後來她被累死了, 陳家人不知從哪裡弄來一種可以起死回生的藥, 那種藥能讓屍體不腐, 使人在死後還能維持活著時的樣貌,並且能根據死人生前最後的□□記憶,用藥力控制行為, 讓屍體重複生前的動作。她活著時每日最常做的便是刺繡,死了以後唯一重複乾的便也是刺繡。只不過,藥力似乎也僅限於此,她沒有活人有的喜怒哀樂,也不會說話,所能做的,只有日復一日的刺繡。」

「一開始因有利可圖,陳家人還會將足夠多的絲線囤積在這裡,好供她日夜不休的使用,後來這繡法被陳家小姐學去,並傳給其他繡娘,開起繡坊。死人繡的再好,到底不比活人靈動出色。他們的生意起來了,也就再沒有人記得她了。」

李桃花鼓足勇氣朝那鬼氣森森的背影看了一眼,仍是遍體生寒,「她找不到絲線,所以把自己的頭髮當成了絲線?」

蔣氏默認,輕嗤一聲,「這個荒廢的院子便也成了死人屋,專關失寵犯錯的姬妾。」

李桃花雞皮疙瘩起了一身,無論其中有再多隱情,對她一個普通人來說,人死了不是睡在土裡而是繼續勞作這件事,都太難以接受了,別說是看著屍體幹活,哪個正常人單拎出來,能接受和屍體共處一室都算強的。

她雙手合在一起,搓了好久才將掌心搓熱,留意到許文壺木頭似的站著,她用胳膊肘碰了下他,「呆子醒醒,嚇傻了?」

許文壺渾身一顫回過神來,開口卻不是詢問蔣氏,而是喃喃自語地說出個字:「藥。」

「藥,藥……」

李桃花聽他不停重複這個字,心裡更加慌了,乾脆晃動起許文壺的肩膀,「藥怎麼了?許文壺你倒是說句人話啊。」

許文壺反應歷來慢半拍,就這麼由著李桃花亂晃半天,直到李桃花揚手想給他來上一嘴巴的時候,許文壺忽然伸手反握住李桃花的雙肩,黑暗裡,雙目炯炯,「能夠讓人起死回生的藥,起死回生……桃花你聽,你有沒有覺得這四個字很是熟悉?」

「起死回生?」李桃花跟著他喃喃念出聲音,努力回憶了片刻,搖頭,「熟悉是挺熟悉的,可你若要我在這時候說出出處,我真說不上來。」

許文壺也並不強求,鬆開了她,兀自思索起來。

李桃花的餘光瞥到那抹還在繡花的身影,心情複雜地道:「那這具屍體……不,她叫什麼名字?」

蔣氏笑了聲,聲音涼薄,「名字?深宅大院中的女子,誰能知道她們的名字?嫁進陳家三十多年,連我自己都快忘了自己叫什麼了,更何況別人?我只知她姓姚,來自一個落魄的家族,進陳家時做妾時只有十六歲,不喜言辭,貌也遜色,老太爺身邊的新人舊人太多了,根本就看不到她。」

蔣氏頓了下,「我之所以能知道她姓什麼,還是因為連宅子裡的下人都知道她有一手好繡工,她性子也隨和,旁人委託她繡個花兒鳥兒的,她也不推脫。可只怕連她自己都想不到,她這一手好繡工竟還能救陳家於水火,換來金山銀山。這宅子裡的日夜那麼冷,那麼漫長,一個十六七歲不受寵的小妾,刺繡便是她唯一解悶的事情,除了這個,只怕她也不知自己還能幹些什麼。」

蔣氏的聲音已經很啞了,即便語氣平靜異常,說到後面也有種無法克制的悲涼。

李桃花低頭,朝那些繡布看去。

月亮不知何時從雲層中出來,色彩蒼白寂寥,繡布上的圖案也一覽無餘。

連綿不絕的牆,瓦片,柳樹,池塘……

在死氣沉沉的黑色下,所構成的,依然是一副栩栩如生的風景畫卷。

而這些,皆出自一具屍體之手。

李桃花說不出自己是個什麼心情,好像沒那麼怕了,但也沒那麼輕鬆,心頭反而被種更加沉重的東西所覆蓋。

她朝更多的繡布望去,意外發現所有繡布所繡的皆是同一片風景,同樣的牆瓦樹池,連停留在樹梢上的鳥兒都是一模一樣的位置。

「奇怪,怎麼繡的都是同樣的畫面。」李桃花忍不住將疑問脫口而出。

許文壺沉吟一二,道:「死後執念如此強烈,說明這個地方一定對她非常重要,人這一生,最為重要之地,便是——」

「家鄉。」兩個人異口同聲說。

李桃花也沒想到自己怎麼會說出「家鄉」一詞,說完便下意識看了許文壺一眼,許文壺也正好在看她,二人的視線短暫接觸了下。

李桃花再看姚氏,心情便更加複雜了,卻心一橫將臉別開,「人死不能復生,現在的她也不過是具能動的屍體而已,腦子早就死了,還是先管活人吧。」

她看向蔣氏,有些焦急地說:「再過會兒天就該亮了,大夫人你快跟我們倆走,不能再耽誤了。」

蔣氏搖頭,張口似有一生嘆息,「看來你還是沒能懂我方才說的話。」

李桃花懵了下子,「你剛才都說什麼了?」

「……」

在蔣氏的沉默里,李桃花恍然想起,「哦對對我想起來了,好像你是說過什麼夢幻什麼泡影什麼的,不過那些和你跟我倆走有什麼關係?」

蔣氏咳嗽了聲,聲音里滿是腥甜的疼意,在質問聲中道:「我在這宅中活了三十多年,筋骨已爛在這裡面,血肉也與這裡朽爛的磚瓦融為一體,到了外面,無論自由與否,都會傷筋動骨。可我已經沒有力氣了,餘生或悲或喜,我都已無力承受。你們倆還年輕,不必因我而犯險,若非要帶點什麼離開,便把她帶走吧。」

蔣氏指向姚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