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赵刚此时对孙德胜高看了一眼,能说出这番话不简单。 &e&e足见此人的思想觉悟之高。 &e&e他脸上带着笑,夸赞道:“你能把个人恩怨和民族大义分开,是个有觉悟的军人,好样的。” &e&e“团长,这笔买卖做的真是值啊!” &e&e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凭这份觉悟,当个骑兵连长都屈才了。 &e&e五挺机关枪换回来,不亏。 &e&e李云龙自得的笑道:“我怎么能做赔本的买">
首页 签到在亮剑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章阴阳怪气李云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e&e赵刚此时对孙德胜高看了一眼,能说出这番话不简单。

&e&e足见此人的思想觉悟之高。

&e&e他脸上带着笑,夸赞道:“你能把个人恩怨和民族大义分开,是个有觉悟的军人,好样的。”

&e&e“团长,这笔买卖做的真是值啊!”

&e&e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凭这份觉悟,当个骑兵连长都屈才了。

&e&e五挺机关枪换回来,不亏。

&e&e李云龙自得的笑道:“我怎么能做赔本的买卖。”

&e&e显然,能得到赵刚的认同,他很是得意。

&e&e“孙连长,骑兵连就交给你了,怎么训练是你的事儿。一句话,我要的是能打硬仗的部队。

&e&e两个月之内,骑兵连没有任何战斗任务。你得把部队给我训练好。

&e&e两个月之后,骑兵连应该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

&e&e怎么样,有把握吗?”

&e&e“有。”孙德胜自信的应答。

&e&e此时,赵刚想起一些关于孙德胜的传闻:

&e&e“有件事情你要注意,听说在训练当中,你有打骂体罚战士的现象,有没有?”

&e&e孙德胜做过就自然承认了,虽然知道纪律不允许,但他也没办法。

&e&e“有,政委,可有些兵实在是笨了点儿,不给点厉害的……”

&e&e赵刚没等他说完就打断道:

&e&e“那也不行,八路军部队严禁打骂体罚战士,这是原则。既然团长能拿你当兄弟,你为什么不能拿战士们当兄弟呢?”

&e&e孙德胜低头道:“是,政委,我一定注意。”

&e&e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两级……政委的话孙德胜不敢不听。

&e&e李云龙知道老部下是个什么德行,给他出了个主意。

&e&e“打骂和体罚肯定是不对的,以后碰到笨的,照他屁股上踢两脚这还是可以的。”

&e&e“是,团长。”

&e&e孙德胜这回答应的爽快,心道:还是团长体贴人。

&e&e“是什么是,那也不行。这口子不能开。”赵刚板着脸命令道。

&e&e他是政委,主管全团的思想工作。孙德胜能这么做,别的干部呢?

&e&e开了一个口子,就会出现两个三个口子,纪律形同虚设。

&e&e赵刚绝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e&e“对对对,听政委的,要做思想工作。”

&e&e军事上李云龙说的算,生活上赵刚说了算。赵刚还没有越雷池一步,老李也不好对赵刚的工作指手画脚。

&e&e孙德胜深知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梗着脖子跟李云龙抱怨:

&e&e“团长,咱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嘴笨。哪会做什么思想工作。

&e&e在以前,我训练士兵的时候,从来不多说话,谁他妈要做的不好,我上去就是一鞭子。”

&e&e军阀部队里确实都是那样,沿袭了封建军队的惯例,对下属动辄打骂,驱使如奴仆。

&e&e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e&e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打骂是很正常的事情。

&e&e来了八路军,孙德胜的脾气,比以前在69军时强多了。打骂战士也没有以前那么厉害。

&e&e李云龙不忍心看老部下,被赵刚刁难。

&e&e你当谁都有一副好嘴皮子,能把战士说通了?

&e&e骑兵连还没有配备指导员,孙德胜是个粗人。对待下面的战士不会施恩,那就只能用棍棒式施威了。

&e&e他走上前,语重心长的说:

&e&e“我教你做思想工作,以后遇到笨的,不听话的战士。你就跟他说:老哥求求你了,老哥给你跪下行不行?”

&e&e留下阴阳怪气的一番话,李云龙转身就走了。

&e&e孙德胜脱掉帽子:“???”

&e&e赵刚心里听了不是滋味儿,他知道李云龙那番话,是说给他听的。

&e&e难道是他错了?

&e&e“尺度自己把握,训练去吧。”

&e&e安抚了孙德胜,赵刚重重的吐了口气。

&e&e就像小两口子经常吵架,李云龙脾气臭,赵刚就得多容忍。

&e&e可不让体罚战士是纪律,难道是他错了?

&e&e没错,但不对。

&e&e不让体罚战士的纪律是对的,可执行的时候得考虑人,考虑具体情况。

&e&e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又做不了思想工作,面对那些顽固又笨的战士,你能怎么着?

&e&e不管,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汤,其他人有学有样,会影响战斗力。

&e&e放弃清退出去?

&e&e那不合格那就多了去了,八路军怎么才能扩张呢?

&e&e所以,赵刚选择了妥协,向现实妥协。

&e&e但这番道理还需要他慢慢地去悟。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儿。

&e&e看了宝贝的骑兵连,团长和政委又去看团里另一个宝贝,坦克支队。

&e&e严格意义上,坦克支队根本不属于新二团。

&e&e2/3的人是从旅里派下来的,剩下的是团里抽调的。

&e&e那些人迟早会走,团里抽调的才会留下来。

&e&e到那儿,他们看到了另一幅景象。

&e&e30个人坐在木凳上,听着袁朗的号令,对着空气模拟驾驶坦克。

&e&e“前进,左转,右转,停止,倒车!”

&e&e都是很基础的操作口令。

&e&e由于坦克只有一辆,上手摸一轮都要花不少时间,所以学习全凭听口令加想象。

&e&e见到李云龙和赵刚来了,袁朗让一个学得最快的战士替他喊口令,自己迎了上来。

&e&e“练得怎么样,他们学的快吗?”

&e&e在骑兵连发生了那样的事,李云龙对坦克支队的训练,就尤为担心。

&e&e况且,骑兵连好歹还装备齐全,都能上手。这儿只有一辆坦克,训练都凭想象了。

&e&e“老李,根本不用担心。如果只是学驾驶使用等,坦克并不难学。

&e&e学得最快的,半个月就能开着坦克上战场。哪怕多学一些,一个月也够了。

&e&e真正花费时间的,是教他们坦克的维护,零部件的简单替换。”

&e&e袁朗说的是实话,作为t34坦克的前身,a32坦克贯穿了苏联的精神,皮实耐操容易维修,上手也简单。

&e&e再加上,坦克支队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没有那种笨的出奇的,有那么好几个还学得非常快。

&e&e会开坦克车,炮弹打得准,做到这基础的两点,在华北战场上就足够用了。

&e&e这辆坦克,过不了多久就能投入到实战当中。

&e&e只不过想要完全发挥其战斗力,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克敌制胜,还需要不断的研究训练。

&e&e“好!能尽早派上用场就好。我还指望着这辆坦克给我克敌。”

&e&e李云龙听到袁朗的讲述很高兴,他也不会指望一辆坦克,奔袭数百公里,突破敌人的纵深防御等高超的战术。

&e&e把坦克开在敌人脸上,炮弹消灭敌人的火力点,轰炮楼打的准就够用了。

&e&e李云龙琢磨着接下来哪里的鬼子要倒霉了,一旁的赵刚问了一个问题:

&e&e“究竟是坦克重要,还是骑兵重要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