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農場TOP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周晏做菜的時候用茶葉比較多,卻很少親自採茶。

周晏將枝頭的茶葉拉下來聞了聞:「還挺香的,沒有炒就有一股獨特的清香氣。」

卿孟祝:「對,這批茶葉就是香味最特別,為了保持它的香味,我們種的時候全部採用扦插的模式,就是為了培育特殊的茶種出來。」

周晏點頭:「我就說你們種茶怎麼種了那麼久還沒有把茶園給弄出來,原來是這樣。」

卿孟祝笑:「採用扦插的話,種植的周期是比較長,要是直接買茶苗回來種,速度就快很多。不過我們想要保持茶樹的性狀,就只能慢慢扦插,沒別的辦法。」

很快,他們采了竹筍跟各種野菜回去。

陳美妹和易藕生為了招待他們,已經做好了飯。

桌上八菜一湯,分別是茶葉炒小河蝦,竹筍炒臘肉,茶葉老鴨煲,肉末炒筍絲,蒜蓉辣蕨菜,香椿炒蛋,蒸臘豬肝,小炒青菜,還有一個排骨蘿蔔湯。

基本從卿孟祝他們上山開始,陳美妹和易藕生就開始做飯了。

陳美妹的手藝自然比不上身為大廚的周晏,可鄉村柴火飯自然有一番滋味。

周晏嘗了,面露佩服之色:「阿姨的手藝真好。」

陳美妹有些不好意思:「就是普通的菜,你們喜歡就行。」

趙和曦:「喜歡!我今天要吃三碗飯,阿姨你做的菜太香了,每一道都好開胃,尤其這個茶葉老鴨煲,裡面放的朝天椒真是靈魂。」

陳美妹:「卿老闆給我們帶的辣椒種子,這個辣椒是比我們這裡的好一些,又鮮又辣,用來做鴨子、炒下水、炒魚乾之類的特別好吃。」

趙和曦豎起大拇指:「阿姨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美食理念了,好厲害。」

易岩柏在旁邊驕傲地說道:「我爸媽拜了做宴席的大師傅做師傅,等過一段時間他們學成了,以後就去做宴席菜去了。」

大家聽到這話,齊齊發出驚呼的聲音。

卿孟祝笑著說道:「阿姨好牛,叔叔也好牛!」

陳美妹十分不好意思,一個勁地去抓衣角,眼睛卻很亮:「大師傅說讓我們當學徒,等我們學成了,也是要跟大家一起去做菜才行,光我們兩個人忙不過來。」

卿孟祝:「那也很厲害了,來干一杯。」

卿孟祝他們吃完午飯,又喝這幾天新炒出來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

周晏喝了一口,低頭看了看杯子,問道:「這是誰炒的茶?也是隨便炒的嗎?」

卿孟祝笑著擺手:「隨便炒的茶沒這個水準,這是我們新請的一位大姨炒的。」

給他們炒茶的大姨也是寨前村的人,大姨家只是跟他們合作種茶葉,並沒有想過還可以幫忙加工茶葉。

卿孟祝剛成為中級種植者那會,對種植有了新的理解,就過來指導種茶和種竹。

當時他看見大姨,發現大姨在炒茶方面有著「精通」的水平,就請大姨幫忙炒了。

那位大姨沒系統地學過炒茶,純屬自學成才,現在開始學,以後的水平還會再提升一些,卿孟祝他們也算是撿了個漏。

周晏聽了,忍不住說道:「這地方還真是人傑地靈,什麼人才都有。」

趙和曦插話:「厲害的人本來就很多,得看有沒有人發覺?孟祝看人方面就特別准,公司好些人才都不知道他在哪裡找出來的,一上班就特別專業。」

卿孟祝笑:「要不怎麼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這也是運氣。」

周晏:「茶葉陸續長出來了,採茶炒茶的人也就位了,公司是不是就可以上架了?」

卿孟祝:「有,我們已經上架茶葉了,特級茶還沒出來,一級茶299半斤,現在賣得還不錯。」

周晏有點意外:「你們這次的定價意外地親民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